地址
台灣,台北市,110信義區,福德街212號

倉庫開放時間 (GMT+8)
星期一至星期六: 早上10點 - 晚上8點

購物車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對初學者來說,選擇拳套是一件非常苦惱的事情。

網路上的相關文章不多,所以筆者決定寫一篇各品牌的介紹;至少看完這篇文章後,對常見拳擊手套的品牌都有基本認識。

前言


以下會條列幾個台灣目前常見的拳擊手套品牌介紹;加上一些自己的使用心得,以及一些比較推薦的品牌(CP值高的),價位跟購買管道也會順便說明。

部分是業配,因為在下也有在販售拳套,不過仍有需多拳套不是在下所販售的,也都有一一介紹,力求客觀準確。

為方便閱讀,國家分類如下:
美國、泰國、法國、英國、日本、墨西哥、德國、巴基斯坦、台灣、中國。

此文章由站長協助編修,原撰文網址 請點這裡

美國品牌

Title Boxing

美國拳擊用品品牌,成立於1988年,算是資深品牌。

據聞在一開始,此品牌是從Ringside出走的員工所創立的。
一開始或許是模仿老東家Ringside的版型,但幾經數十載的變化,經營策略的調整與拳套生產製造的經驗豐富,也走出自己的路線了。我認為目前很多地方,都已經超越Ringside了。

官方網站也有販售其他品牌拳套,或是聯名款式拳套。
另外一個特色是,官網滿常特價的,節日特價的時候會到25%的折扣,價格算是滿划算的,只是官網國外的運費非常貴,要另外想辦法比較划算。

該品牌拳套樣式較為豐富,拳套價位落差非常大,
高價款(150~200美金)的做得很有質感,
中價款(70~150美金)做的都有一定水準,可能是全皮革製造的,也有打擊面是真皮製造,其餘採用合成皮革,
而低價款(30-50美金)用的都是人工皮革,入門可以使用,即使是低價款,也有一定品質。


品牌旗下,有不同系列,主要有三:

1.Title Boxing
就是主體系列,其中又有GEL、Platinum、White、Black、Classic、MMA、Legacy等等小細目系列。
2.Fighting
據說是模仿日本Winning品牌的設計,不過我個人是覺得看不出來,兩個差異還是滿多的。
3.Pro Mex
是模仿墨西哥品牌Cleto Reyes的設計,個人只覺得有6.7分接近,兩者還是有明顯有差異,但是品質來說都算有水準,價位上幾乎不到Reyes一半的價格。

Title boxing有些聯名款式,例如Ali聯名款,真皮款式會賣到200美金之譜,很貴,可是質感非常好。像是這種特別款式,台灣基本上不太會有店面進貨,都需要自己跟官網購買,或是找人代購。

該品牌主要銷售者為:民生拳館、拳運會、TMMA、City Boxing、Boxing+…等。

Ringside

美國拳擊用品的老牌子,目前台灣實體販售的有拳擊天地以及TMMA。

真皮的款式都要在3000元台幣以上,也有合成皮的低價款式。老實說筆者覺得他們家的拳套品質越來越不好,所以CP值不是這麼高。但是他們有些拳套使用的內膽,有IMF特殊技術,類似記憶海綿,可以讓使用者越使用越來越符合他的手型。

PS:這款正面是真皮,內側手掌部分是合成皮,魔鬼氈那邊也是合成皮的。

照片中的款式,合成皮部分常常會脫皮,即使是打擊面真皮的地方,也會有點突起,像是壁癌那種感覺,使用過其他家拳套,幾乎不會出現這樣問題。

Everlast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美國運動知名品牌,有出很多運動周邊商品,鞋類背包服飾等。
在1929年即成立於美國紐約,是非常老牌的品牌了。

2017年度梅威瑟與康納之戰,康納穿戴的就是這個品牌的拳套,在職業拳擊比賽中也很常見。就連阿里也是該品牌愛好者。

一開始筆者非常看不起這家拳套,因為看到的都是較低檔次的拳套。
網路上搜尋看到的通常都是初學入門款,價格約在千元之內,但是品質不好,且oz重量不準(過輕)。

後來才知道該品牌姿態頗高,台灣的拳館都拿不到該品牌經銷,時至2019年8月,TMMA才從別的管道進貨了該品牌的中高價款式拳套,其中也有真皮款式,但是價位要到4-5千元左右,吃牌子滿重的。

筆者也有友人,從國外官網自行訂購寄送回來台灣,所以有先使用過該品牌100美金價位的拳套,是Power Lock系列,水準還算不錯(圖片的款式)。

加拿大品牌

Rival

一家設計上較為前衛的品牌。
比較早做出拳擊手套變化,所以廣受職業選手歡迎,比賽中也是常常看到。

超細纖維皮革款式,基本上都是由中國生產製造的。
這種皮革,是跟真皮皮革,最為接近的一種合成皮材質。
據官方說法,材質比真皮的耐用度還高,也跟真皮一樣具有彈性,是一個最高品質的合成皮。

真皮款式,仍然是巴基斯坦製造為主。

各種款式上的差異,在每個款式的商品介紹頁面中,都會有說明。就不再此一一贅述。
不過在此要特別說明,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款式:RFX-GUERRERO。

其中特色為:
V字形魔鬼氈固定束帶,手腕固定包覆的效果非常好。
HDF的外層是一層EVA材質固定的硬殼,打擊手感紮實,保護性高。
D3O材質的打擊面加強,讓打擊手感更好。
版型10OZ,使用起來超級服貼手掌,是我用過最為服貼的一款,沒有之一。
是目前個人最愛使用的沙包拳套。

有興趣購買的,歡迎詢問我。

Ring To Cage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台灣少見,官方網站做得有點簡陋。巴基斯坦代工製造。
圖片那款C17記得是100美金左右。

個人認為此款保護性很好,打擊起來泡棉吸震效果很好,包覆感與密度很夠。

唯一覺得比較明顯問題就是,抓握海綿柱(Grip Bar)有點太厚了,抓握起來比較費力,不過或許有些人會喜歡這樣手感。

手感上有點類似TITLE BOXING的200美金價位拳套手感接近,但是此款式售價只有100而已。

打擊拳峰準度好,泡棉吸震效果與緩衝的彈性都剛好,皮革用料與車縫品質也都很好,大拇指的空間與弧度也都很順手。

個人覺得,這款是很有水準的一個拳套。

泰國品牌

TWINS Special

泰國生產製造。
早期台灣拳館最常見的品牌,當時很多人使用。

也因為這個牌子在早期(2010年左右)滿具指標性的,其他相近價位的泰國拳套品牌,都會以TWINS作為價錢比較的標竿。

價位大概在2600-3200元左右,依照不同的OZ數、花色、款式價格不同,譬如說10oz素色的拳套大約2600元就可買到了,但是如果16oz有花色的火焰拳套可能就要3200元。
如果是buakaw代言的款式可能就更貴。

特色是皮比較硬一些,也非常耐用,手腕內部那一截也是使用皮革的,別家拳套基本上那段都是用內襯布去縫製,魔鬼氈設計得也比較高級些。

要注意因為手腕內部也是使用皮革製造的關係,所以比較硬,手腕的包覆性也稍微差一點,這點在同價位的TKB上,就沒有這個問題。

另外要注意的是,在網路上有人賣假貨,除了二手品,真品是不太可能賣低於2000元的。

TopKingBoxing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個人覺得用起來手腕的包覆性比TWINS的還要好,
推薦給想買TWINS的人,也可以考慮這個牌子的拳套。

手腕處有多作兩條軟墊一樣的東西,讓他的包覆性以及保護性都提高了許多。

台灣有名的零售商是”TMMA”,網拍上也可以找到很多賣家在販售,
價格目前是比TWINS貴一些,著落在3000元左右。

另外有一個品牌名字跟TKB很像,LOGO設計也滿接近,小心別買錯了。

YOKKAO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泰國知名格鬥用品品牌之一。

現今有中山拳館、降龍總武、TMMA等三家台北的拳館,都有實體經銷販售該品牌。

該品牌拳套特色是,花色豐富樣式特別,所以受到部分外貌主義人士的偏愛。

版型上來說,拳擊手套版型跟TWINS很接近,也是很優秀的一款拳套;不過拳套內側手腕處,TWINS是採用真皮皮革,YOKKAO採用合成皮革;版型上來說,個人還是喜歡TWINS多一點。

只是價位上來說,比起其他泰國品牌,目前還是稍貴一些,大約在3300-3900不等。

Fairtex

fairtex

價位也跟TWINS差不多,設計上我覺得也很類似,圖案上比較豐富。品質跟耐用程度都非常好。

有美國國旗或是軍綠色這種特別的顏色,實體通路”渤海堂”跟”TMMA”都有販售,網路賣家可以參考”古川小夫”。

法國品牌

VENUM

皮革簡單的分為三個等級(價位):

1.真皮:價格最高,質感最好,通常是Giant系列。(台幣3000元以上)
2.Skintex皮革 :特殊專利合成皮革以及內膽,顏色較鮮艷多變,最多人使用的一款,使用起來手感還不錯。(台幣2200~3000元)
3.PU皮:低階款拳套,內膽過薄保護不足,使用上需要注意安全。(台幣2000元以下)

筆者有一位朋友,買了Venum低價款拳套,發現打擊面的厚度不夠,保護性是不夠的。
很容易造成陪練的受傷,以及練習打擊的時候,指節的疼痛。
而且使用不過5次,左手的打擊面竟然塌陷了。
建議購買前試戴並且打擊沙袋看看,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。

手腕內側有一層護墊保護手腕,滿適合用於接腿摔的打法,如果是純粹拳擊就沒差那一層護墊了。

2018/5/12 Lomachenko升一個量級,挑戰WBA lightweight 量級拳王Jorge Linares ,該場比賽Linares使用的是Venum的拳套,是筆者第一次在職業拳擊比賽看到選手使用。

Pro Boxing系列有三種款式,分別是:

1. HAMMER:意為鐵鎚,顧名思義打擊手感是最硬。三層填充的外層使用EVA,給予拳套堅固的包覆。設計理念是適合用於重拳、高強度打擊,較易擊倒對手。

2. GIANT 2.0:介於兩者之間,兼顧保護、舒適、打擊手感,猶如手部延伸。

3. SHIELD:柔軟,中間泡棉夾層使用記憶海綿,有效分散衝擊,對於使用者手部的保護性最好。

做得非常有水準,不管從拳峰還是包覆度來看,都非常有職業風格。

14~16OZ提供的保護性最佳。但是若使用8~10OZ,
因為面積較小不易分散衝擊,打擊的破壞性就會變得很高。
若要用於訓練,可以購買大一點的重量。

售價偏高,尤其聯名款式,所以CP值較不高。
不過一般款式在官方特價的時候,滿優惠的。

官方對於PRO BOXING系列拳套,詳細請參考說明影片

DOMYOS

法國運動量販店迪卡儂自己出的拳擊手套。
因為是法商,就歸類在法國品牌了。

下面兩款用起來比Everlast初階款的還要更差,個人使用上覺得手腕的保護性不夠,oz數也不準,同樣10oz的這家的過輕,真的用力打的話不只手腕,拳頭也會承受不住。
不建議想要練習拳擊的人,因為便宜就購買;它的售價是399元台幣,買給小朋友倒是可以湊合著用。

2022年時,發現新版的又有做調整提升了。
個人覺得這次調整後,拳峰的準度提高非常多。

上面三款,是這次看到他們調整後的拳套。
其中紅色的價格是499元,材質是最次等的,但是拳峰反而是三個之中最準的。
另外兩個黑色的價格是999元,材質都還不錯,價格也很便宜,拳峰準度還不錯,包覆性跟舒適度也算合格,以這樣的價位來說,很有競爭力。

這讓我不經感嘆,拳套的生產製造,很多產商一開始做得不好,但是有用心提升自己,慢慢改進之後,終究會推出越來越好的拳套。而大家也不要有過度的品牌迷思,或許上進的品牌,後來做的拳套會變好的。

英國品牌

RDX

1999年成立,新興的英國格鬥用品的品牌。
一開始主打相對低價,但有一定品質的高CP值策略。
但是近年來,隨著產品推層出新,價格都有往上堆高的趨勢,尤其是PRO系列價格破百美金。

高CP值拳套,譬如經典的T9系列的價位上,比其他真皮產品的拳套都低一些(都略有調整過價格,時價多少要以官網為準)。
合成皮的EGO系列,版型跟T9差不多,有一定水準,新手入門愛用款式。
推薦給剛入門的人,但是不確定會練習多久,可以考慮這個品牌的東西。
不過這款的版型較為扁長,偏向歐美人士的手型,使用起來打擊的手感是OK,不過筆者覺得沒有這麼適合自己的手型。

經銷RDX的商家很多,例如神拳阿凱、千里之行、知空館、民生拳館、虎客、拳運會,古川小夫等。
如果覺得台灣通路找不到喜歡的花色或是OZ數,也可以直接向RDX官方網站訂購,他們先前有全球免運費的優惠,貨品大概1-2周之間就可以收到了,速度滿快的。

早期這家拳套等級分得比較單純:真皮款&合成皮款

真皮款一律採用Nappa Leather小牛皮,皮質較為柔軟細緻。
合成皮款採用Maya Hide Leather獨家技術合成皮,耐用度滿高的,打擊手感也不錯。

不過後續有些版型設計跟原本的差異很大,對於手掌服貼度提高很多,打擊手感也有提升。
外觀設計感覺較簡單,不過實用度有提升。

巴基斯坦

Ravine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是OEM廠商,原本是專門幫忙大品牌代工的工廠,現在自己做的品牌。
特色是價格便宜,商品都有一定水準,喜歡高CP值的買家可以參考。
這是筆者在國際運動運品展遇到的廠商,老闆遠道從巴基斯坦過來參展。
該地特色是皮革製品,佔該國出口大宗,因為該地氣候因素,皮革品質較好,所以許多知名皮革用品,都從該地生產。
圖中的真皮款式,價格約1500元,是模仿業餘賽事拳套版型做成的。

Excalibur

巴基斯坦製造的一款拳套,裡頭的海棉稍微硬了一些。

特別的地方是手掌部分用麂皮縫製,在1千多元可以買到的真皮手套。
推測因為是巴基斯坦代工廠自己的品牌,所以才這樣便宜。

台灣通路目前是只有”神拳阿凱”有在網路上販售,算是神拳阿凱獨家。

Topboxer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巴基斯坦工廠自己成立的品牌,網站弄得還不錯,下單付款方便,且提供國際免運寄送。
官方網站請參考此連結。

提供高度客製化,價位大約在110-120美金左右。最大特點在於,造型都弄得滿好看的;因為很多代工廠拳套品質都不錯,但是沒有設計可言,造成消費者不喜歡。
這個品牌設計的造型都很討喜。

至於版型,我個人認為幾乎都是墨西哥式的版型設計,使用起來手感是中規中矩,有一定水準,拳峰算準。
皮革品質用料與車縫上,都滿好且有水準的。

韓國品牌

Heavy Hitters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此品牌是韓國新興品牌,在國際之間也有一定知名度。
在國外拳套評測頻道中,該品牌也獲得了高分評價。
為巴基斯坦代工生產。

自己試戴照片中款式的感覺,該款式是綁帶式16OZ的訓練款,穿戴包覆度貼合度高,填充物材質包護性好,皮革用料柔軟,整體來說,都屬水準之作。

這款是仿Winning的版型做的,不過我覺得,跟他所模仿的拳套,其實差異滿大的。反正拳套只要做到穿戴起來舒適和打擊手感正確就好了,至於模仿誰,我是覺得沒有很重要。

澳洲品牌

Sting

Punch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台灣品牌

MASCULINE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搏擊散打的”晉豪”自己做出的品牌。
價格滿高的,東西可以但是CP值不高,個人覺得手指內部做了一塊海綿,握起來的時候比較硬;前方的打擊面較平,打擊起來手感還不錯。

巴基斯坦製造,應該是學習Greenhill或是Topten等品牌拳套的版型,請拳套代工廠製造的。
水準跟品質來說,都算有。

成吉思汗健身館有在販售,圖案印上台灣制霸以及骷顱頭,算是成吉思汗特別款。

WAKO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台灣踢拳道協會Flash Sport自己出的牌子。

筆者去打WAKO比賽的時候,第一次帶到這個牌子的拳套,之後也有跟有購買的朋友借來用一下。

有區分合成皮跟真皮款式,版型上來說,接近業餘賽事拳套,筆者覺得用起來還不錯的牌子,合成皮售價大約1500元左右,真皮約2800元。

Flash Sport另有代理TOP TEN產品。(WAKO比賽中使用TOP TEN的拳套)。

渤海堂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台灣武術用品專賣店,早期代理其他品牌,後來也開始經營自己的;
特色是便宜堪用,當過兵的人會明白堪用的意思。

拳擊手套以真皮來說相對便宜,初學者可以考慮。

試戴的感覺是,手掌的包覆性不好,通常新拳套不會有這樣狀況。
手放進去會有過多的空隙,打擊時可能會晃動,手感不算太好。

該拳套為巴基斯坦製作。

日本品牌

Winning

日本牌子也是在日本製造的拳擊手套,少見的逸品。
通常見於職業比賽中,一般外面幾乎看不到。

跟一般拳套比起來輕很多,練習的時候不適合戴,稍嫌薄了點;比較適合拿來比賽揍人用。
質感當時是沒有話說,超級好的。

目前台灣網路拍賣上,也有些人在販售。

不過筆者這邊很明確地跟大家說,Winnig是極為少數,完全沒有給別人經銷的一個品牌;所以才會在其他地方這麼難購買到,通常都是要從日本官網訂購空運寄送過來。

PrizeRing

日本新興品牌。
是日本設計,巴基斯坦代工製造,造型跟質感都有水準。
依照款式與重量不同,價格大概在90-130美金左右。

有比較少見的金屬色,但亮面的地方,是會掉漆的。

手腕處魔鬼氈採用較寬的設計,打擊面的泡棉較為接近職業風格,穿透感較強,但是相對的保護性就比較不夠。
皮革柔軟,內襯布料也是纖維較細密的材質,穿戴起來很舒服。

顏色款式都變動得較快,算是有自己的拳套設計,是滿有水準的一家公司。

墨西哥品牌

Cleto Reyes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國外職業比賽中,常見選手使用的品牌之一。

台灣購買價格約6500元,TMMA以及民生拳館,以及少數網路賣家有販售。

採用小羊皮製造,有點像是消毒水的味道,據說這是小羊皮的特色味道。
大拇指內襯部分,也是採用皮革製造的,使用起來滑滑的觸感很特別。
打起來手感當然是沒話說的好用。

填充物使用傳統馬鬃毛,少數職業拳套才會使用的材質,增加拳套打擊手感。
有區分一般版跟加厚版,一般版12OZ略嫌輕薄,畢竟是職業版型,建議14OZ較為剛好;加厚版本只有14OZ、16OZ兩個選擇,個人覺得加厚版本14OZ差不多,16OZ稍嫌重了些。

另有女生版型的手套,上面有寫著GIRL字樣,重量有12~16OZ,版型較一般訓練款窄一些。

No Boxing No Life

新興墨西哥品牌
能夠快速竄起的原因,不外乎幾個墨西哥的明星選手使用此拳套,用於訓練或是比賽。
主要有:Ryna Garcia、Canelo、Andy Ruiz等三人。

外觀設計的都很好看,大多都有金屬光澤,非常的華麗。
墨西哥生產的拳套,皮革都有股特殊的香味,可以很清楚得感受到不同於其他國家生產的拳套。

可以從美國或是墨西哥官網購買,數量非常少,官網也常常沒貨。

該品牌主要為職業版型,都是綁帶式,使用馬鬃毛填充,這種拳套不適合用來訓練用,一下子填充就壞掉了。
後來有推出訓練用的版型,不過穿透性還是太高了,打擊指節的觸感非常明顯,用於對打練習可能會把夥伴揍死。

這個品牌,在中國大陸也非常受歡迎,在淘寶上可以看到非常多店家販售,價位大概在2-3千台幣左右。

補充說明一下,正版拳套最便宜約150美金,特別花色跟款式約250美金。

這個價位買到的拳套,是中國五龍,使用超細纖維皮革生產出來的;
其實手感不錯,外觀也做得很好看,買來玩玩是可以的,就別問是不是正版了。

德國品牌

 Adidas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AIBA認證的拳擊手套品牌之一,2016年里約奧運是使用該品牌拳套。

台灣愛迪達武術用品的代理商,是經緯武道,實體店面在板南線的昆陽站附近。
TMMA也有平行輸入愛迪達的真皮拳套,價位約在4500元左右。
新店拳擊俱樂部也有在販售。

後來才發現某些系列的拳套還不錯,例如Hybrid 200、Hybrid 300,以及AIBA認證系列。

圖片是更為高階的Speed系列,售價大約是150美金,在國外的拳套評測中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。

TOP TEN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德國運動品牌。同時也是業餘拳擊協會指定比賽用拳套品牌之一,上面的aiba即是認證標誌,有掛這個認證的款式通常比較貴一些。

基本款約1700可以買到,PU皮的跟九日山超細纖維差不多等級。
進階真皮款則是2600左右。

學校拳擊隊滿常使用這個品牌的拳套,也是業餘拳擊協會指定使用拳套的品牌之一。

TOP TEN拳套是相對少見的品牌,目前台灣代理只有Flash Sport,跟拳擊天地。
拳擊天地販售以真皮款式為主。

GreenHill

較常見為紅色的TIGER款式,是業餘拳擊賽事使用的版型。
德國品牌,主力是銷售予俄羅斯國家隊使用,產品含括所以武術運動,包含柔道、空手道、跆拳道、BJJ等。
巴基斯坦代工製造,世界業餘拳擊協會認證品牌之一。

產品很多,但是造型都很樸素,設計感不強。
通常是學校的拳擊隊會使用,樣式上比較沒甚麼變化,基本上就是紅藍黑素色三個顏色而已。

使用上筆者覺得前面海綿的部分包覆的比較厚,大拇指保護得比較好,能預防姿勢不良時導致大拇指受傷。打擊的手感、包覆性都很不錯。比較明顯的缺點是,魔鬼氈沒有包邊,穿戴拳套的時候,魔鬼氈會很難抓。

筆者推薦:對打使用TIGER系列,打擊面厚度較厚保護性較高;手靶與沙袋訓練使用LEGEND款式,打擊手感比較清楚,包覆性也較好。

中國品牌

九日山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散打搏擊比賽指定使用的品牌。
款式大致區分為:PU皮&超細纖維皮革

PU皮台灣售價約在1500左右,材質一般,但是打擊手感來說,其實還不錯,而且拳峰準。

超細纖維是該品牌最好的皮革(也不是真皮,但是為最接近真皮手感材質的合成皮),淘寶價格大約2000台幣左右,可以找到有AIBA認證,手感來說其實還不錯。
(AIBA認證的拳套,通常在100-150美金之間)

台灣買到的,主要是協和拳館那邊從大陸進的貨,或是網路上很多代購的賣家也有在賣。
(也可以自己上淘寶去買,價格便宜很多,要自己負擔國際運費就是了。)

外觀方面,筆者認為都不太好看。

康瑞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海棉彈力太強,打靶的手感不甚滿意(很難抓到清脆的打擊聲),邊緣的地方用久了會有掉漆的狀況。

千元以下的拳套來說,對初學者還算可以先擋著用,練久了有興趣,再買好一點的拳套就好。至少手腕保護比Everlast好。

五龍

泰拳/拳擊手套常見品牌介紹

因為幫忙Rival、Hayabusa等大品牌代工生產。
學會了製造技術,成立研發技術部門。
生產的幾個系列:1990、小龍皮等款式,都是很有水準的拳套。

外層使用的都是超細纖維皮革,中國大陸做的人造皮革品質很好,但真皮還是要找巴基斯坦。

內膽部分,借鏡了不少Rival的功能性設計,膽腕一體,皮膽一體等,且內膽皆有多層次泡棉包覆,拳峰也準,打擊手感是很好的。

目前中國品牌來說,我最推薦的就是五龍的拳套。
(當然還是許多品牌拳套,不過主要我看的點,在於版型上拳峰要準,手腕包覆要舒適。)

結語

如果大家對於拳擊手套,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信討論。
也可以跟筆者詢問哪邊購買拳套,會比市面優惠一些,謝謝。
LINE ID:james927


  • 早期泰國拳套的品質以及CP值來說,都是最高的。但現在情況已經慢慢改變了。
  • 拳擊校隊使用的拳套品牌還是以:Greenhill、TOPTEN、九日山(散打)為主。
  • 筆者之後如果有機會戴更多的手套,會再拉出來介紹。
  • 很多品牌都有出真皮以及合成皮款式,很難一概用品牌區分,撰文順序並不代表品質的優劣。
  • 非真皮的拳擊手套,價格稍微便宜一些,可以做為初學者入門使用。


六種不同拳套的差別簡述(參考英文網站 – Best Boxing Glove Guide的說明)

1. 沙包拳套( Bag Gloves)
用意在保護你的手腕以及指結,有分為古典沙包拳套以及現代沙包拳套。
比較不推薦使用古典沙包拳套,對關節的保護較少,它的特色是露出大拇指。

2. 對打拳套(Sparring Gloves)
通常oz數會較重,保護你的對手,而非以擊倒他為目的。

3. 訓練拳套(Training Gloves)
練習拳擊的人應該都要有的一雙拳套,可通用於對打拳套或沙包拳套。
建議新手入門使用,或是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款拳套的人購買。通常這種拳套也比較便宜。

4. 比賽拳套(Fighting/Pro gloves)
較輕較小,衝擊較大,以擊倒對手為目的。

5. MMA使用的拳套
露指,掌心是中空的。可以用打沙包。不建議打拳擊的人使用它,拳套填充物較少也容易損壞。

6. 泰拳拳套(or 踢拳道拳套)
跟訓練拳套及對打拳套比起來,最大的特色在於,可以靈活的運用手,來使用一些用手抓住對手的技巧。(例如用手接腿的技巧)



參考 & 相關介紹的網站

1.【購買拳擊手套的心得報告】 @ 神拳阿凱 :: 痞客邦 PIXNET ::
http://kevin19861021.pixnet.net/blog/post/155029317-%E3%80%90%E8%B3%BC%E8%B2%B7%E6%8B%B3%E6%93%8A%E6%89%8B%E5%A5%97%E7%9A%84%E5%BF%83%E5%BE%97%E5%A0%B1%E5%91%8A%E3%80%91

2. Best Boxing Gloves Review
https://expertboxing.com/best-boxing-gloves-review

如果你覺得我們的裝備設計理念很棒,
想給予我們一些資助,
好讓我們能長期發展,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